微软全新基于 Chromium 内核浏览器 Edge 正式发布
胡说八道 现有 1 评论

在 Windows 10 系统发布之初,微软就发布了基于全新 EdgeHTML 内核的 Edge 浏览器,结果初版问题较多,且开发者们兼容意愿差,结果在 2018 年末,微软宣布 Edge 重新使用 Chromium 内核进行开发。

更新记录

2022-05

蛰伏

经过漫长的一年时间的开发和测试,正式版终于在日前发布,得益于 Chromium 内核,Edge 浏览器终于在渲染引擎上和世界主流做到了同步,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兼容性提升,毕竟目前前端的开发标准就是 Chrome 。

宣传图1

宣传图2

发布

此次更新正式版,将其从 Windows 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个软件,独立于 Windows Update 更新,跟随 Chromium 内核提供更新,这才是正常的发布渠道和节奏。

正式版下载:Introducing the new Microsoft Edge
其他版下载:Microsoft Edge Insider Channels

更新频率:Beta(测试)六周一次、Dev(开发)每周构建、Canary(金丝雀)每日构建

目前支持了 Windows 基本全平台(除了 XP 外),并且据说还有计划发布基于 Linux 发行版的。

小贴士:实际上在此之前很久 Edge 就已经发布 iOS 版本和 Android 版本,这两个版本分别使用 Safari 内核和 Chromium 内核。在本次正式版发布前不久也统一更换了全新的图标与桌面版保持了一致。

打开首页可以看到全新的布局,并且提供三种首页样式:Focused(聚焦) / Inspirational(启示) / Informational(信息)

默认为 Inspirational(启示)。

整体布局和 UI 设计基本沿袭旧版 Edge 的风格,整体与 Windows 风格较为一致。不过目前的正式版可以发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登陆账号后可以同步书签和用户信息,但是发布的初版正式版暂时不支持同步已安装的扩展插件,按照微软的开发节奏可能还需要等上半年。部分页面和工具依然是英文界面,本地化还未彻底完成。但是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可总结为:未来可期,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中国大陆无需科学上网也能方便同步书签(相比于 Chrome)。

最后说一点,在 Windows 平台上,Edge 浏览器支持一键切换为 IE 内核,可为政府/教育/机构等网站提供更好的兼容性。

兼容模式(!AVIF)

感觉如果后期微软可以将 Edge 浏览器默认预装,然后将 IE 浏览器的部分从系统中去除,只保留内核部分供系统和 Edge 调用可能会更加完美。

浏览器引擎(内核)

浏览器内核分类表,引自维基百科

Engine Status[a] Steward License Embedded in
WebKit Active Apple GNU LGPL, BSD-style Safari browser, plus all browsers for iOS[3]
Blink Active Google GNU LGPL, BSD-style Google Chrome and all other Chromium-based browsers, notably Microsoft Edge, Vivaldi, Samsung Internet and Opera[4]
Gecko Active Mozilla Mozilla Public Firefox browser and Thunderbird email client
Goanna Active M. C. Straver[5] Mozilla Public Pale Moon, Basilisk, and K-Meleon browsers
Flow Active Ekioh[6] Proprietary Flow browser[7]
Serenity LibWeb Active Andreas Kling et. al.[8] 2-clause BSD license SerenityOS Browser,[9] Ladybird Web Browser[10]
MSHTML[b] Maintained Microsoft Proprietary Internet Explorer browser
EdgeHTML Maintained Microsoft Proprietary UWP apps; formerly in the Edge browser[12]
KHTML Maintained KDE GNU LGPL Konqueror browser
Servo Maintained Linux Foundation Mozilla Public experimental browsers[13][14]
NetSurf[c] Maintained hobbyists[17] GNU GPLv2 NetSurf browser[18]
Presto Discontinued Opera Proprietary formerly in the Opera browser
eww Maintained GNU GPL-3.0-or-later Emacs browser
libwww Discontinued Henrik Frystyk Nielsen GPL-2.0-only Lynx browser
Links Maintained Mikuláš Patočka GPL-2.0-or-later Links browser

Trident

IE浏览器使用的内核,该内核在 1997 年的 IE4 中首次被采用,是微软在 Mosaic 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并沿用到目前的 IE8。

Trident 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因此才有许多采用 IE 内核而非 IE 的浏览器涌现(如 Maxthon、The World 、TT、GreenBrowser、AvantBrowser等)。

Gecko

Netscape6 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的 Mozilla FireFox 也采用了该内核,Gecko 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开源,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

Presto

之前 Opera 采用的内核,该内核在 2003 年的 Opera7 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也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公认网页浏览速度最快的浏览器内核,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Webkit

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 Safari 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 引擎包含 WebCore 排版引擎及 JavaScriptCore 解析引擎,均是从 KDE 的 KHTML 及 KJS 引擎衍生而来,它们都是自由软件,在 GPL 下授权,同时支持 BSD 系统的开发。所以 Webkit 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

KHTML

KHTML,是 HTML 网页排版引擎之一,由 KDE 所开发。KDE 系统自 KDE2 起,在档案及网页浏览器使用了 KHTML 引擎。该引擎以 C++ 编程语言所写,并以 LGPL 授权,支持大多数网页浏览标准。KHTML 拥有速度快捷的优点,但对错误语法的容忍度则比 Mozilla 产品所使用的 Gecko 引擎小。

随着 Edge 加入 Chromium 阵容,世界上曾经的几个内核也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分别是:

  1. 基于 Gecko 内核的 Firefox
  2. 基于 Blink 内核的 Chromium
  3. 基于 WebKit 内核的 Safari

同时因为 Safari 为私有浏览器且只搭载在苹果公司的设备上,说两家也不为过。

注意:Chrome 是基于 Chromium 项目的一个闭源浏览器,其内置了谷歌的一些服务和特性。

补充

浏览器的内核从头开看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Google 的 Blink 来源于苹果开源的 Webkit,而苹果的开源的 Webkit 来源于 KTHML,属于 KDE 的一部分,而 KDE 基于的 QT 是 Trolltech 开发的,很多 KHTML 的贡献者其实是来自于 Trolltech 。因此,Chrome 和 Safari 这个分支其实是来自于 Trolltech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Trolltech 也是一家挪威公司,而且就在 Opera 的楼下。分别位于同一大楼的四五层,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甚至共享食堂。很多员工彼此都是好朋友,连代码都是部分共享的. 因此 KTHML 和 Opera 的自有引擎 Presto 架构非常类似。

如此看来,内核架构其实就三个分支:

以上部分出自 知乎


附录

参考链接

本文撰写于一年前,如出现图片失效或有任何问题,请在下方留言。博主看到后将及时修正,谢谢!
禁用 / 当前已拒绝评论,仅可查看「历史评论」。
  1. avatarImg LIU

    Mac 稳定版前来评论!

    Edge 79.0 macOS Catalina
    IP 属地 未知